小樱知识 > 生活常识 > 于娟的忠告(于娟语录)

于娟的忠告(于娟语录)

提问时间:2022-06-05 12:11:23来源:小樱知识网


“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老年丧子,中年丧妻,童年丧母。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孩子都要面对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的活下去。”于娟

复旦大学前海归女教授于娟在癌症期间写下了以上文字。可惜,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没有阻止她因长期熬夜而患上癌症。......

更令人遗憾和痛苦的是,一个年仅14个月的孩子失去了母亲。

除了于娟的血泪之言,近日一个被网友称为“健康就该这样”的短视频给我们的父母敲响了健康警钟。在短短4分10秒的时间里,视频列举了大量的医学数据来告诫我们要关爱自己的健康:

近七成白领有过劳死的危险;

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肥胖;

中国有超过1.5亿皮肤病患者;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

中国每年猝死人口高达55万;

每天约有10000人被诊断为癌症;

中国有1.2亿肠胃病患者;

慢性病占总死亡人口的86.8%;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6%;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但医疗资源只占2%;

一次重症治疗保守估计50-60万;

......

就像视频里说的,“ICU能迅速榨干全家的积蓄。”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负担不起这些医疗费用。

就算不说看病的“钱”贵,作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也要看重自己的“命”。在工作日,我们可能太容易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责任和抚养孩子上,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问题。

在文章的开头,于娟教授的早逝是一个极其令人痛心的案例。30岁之前,于娟只是所有典型的“中国父母”想要的掌上明珠。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一直在重点高中和上海交大读书,先后成为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和挪威最高学府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我的“直升机式”学术生涯取得了光明的进步。

为什么在孩子只有14个月,最需要她的时候,却遇上了不治之症或者死亡?

毕竟是大多数家长眼中的“优秀榜样”、“复旦才女”、“别人家的孩子”。当于娟第一次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时,他抱怨上帝的不公,无法释怀。

但是,沉思和反思之后,这个癌症的来临,还是源于过去极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她把自己总结为“暴饮暴食,吃肉如命”,“12点前基本不睡觉”,“自制力差,赶着学习(工作)”......

说到这里,家长朋友们不禁要问,一个学生妹怎么会自制力差呢?

在于娟的反思文章《我为什么会得癌症》中,她提到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2W女孩”,这意味着她只是在考试前的两个星期里努力学习。考试再难,备考时间也不会超过两周。......

但可想而知,这个永远“为了荣誉”的母亲,是以健康为代价透支的。

如果是这样,于娟吃好饭,按时睡觉,合理规划和划分超负荷的工作量和学习时间,不是更好吗?

说到底,我们做父母的普遍年龄大了,年龄小了。我们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已经不再纯粹是出于自己的考虑,而是在保证自己有一个好的身体的基础上,去照顾那些时刻更容易生病的老人和那些长期需要我们陪伴和教育的孩子。

所以,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能忽视自己,“舍命陪君子”。当听到一些家长朋友在互相抱怨孩子的作业时,我发现对孩子“大吼”的家长不在少数。

从效果上来看,这未必有效,但肯定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大部分孩子成绩都有起伏,做作业有难有易。为了这种“成就”和“荣誉”而利用父母,甚至孩子的身心健康,对我们来说,岂不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那么,我们该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健康,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常年与诺贝尔奖“赛跑”的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这个职业写手真的可以“睡得好,吃得准”,常年坚持长跑,参加马拉松。

可能和我们想象的场景不一样。村上春树的写作不是靠熬夜完成的,而是靠耐心、坚持、毅力和时间,就像他最喜欢的马拉松一样。

每天10点准时睡觉,6点起床,常年坚持长跑,积极参加马拉松。这位多产的作家,年近70,从青年时代就如此执着。

所以,如果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热爱运动,热爱工作,热爱学习,难道我们就一定要像篮球巨星科比那样看4点钟的太阳吗?

没必要。生活方式因人而异;但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无异于慢性自杀。饱受此苦的于娟博士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忠告:

“有时间就陪陪孩子,用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不要全力以赴买什么房子。当你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时,你的寒舍是温暖的。”

于娟老师的建议不是不要努力,不要上进,而是首先要减少对自己和孩子不必要的欲望和过度的“期待”,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和家人一起享受生活。

吃好,按时睡觉,多运动,和我们努力工作,孩子努力学习并不矛盾。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于娟的忠告(于娟语录)最佳回答,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收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所有来源标注为小樱知识网www.xiaoyin02.com的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转载,只需要注明来源及原文链接即可。

本文标题:于娟的忠告(于娟语录)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yin02.com/shcs/292322.html

相关文章